图片
文字∣游晓林
图片∣网络
视频拍摄脚本的写作是将文本内容转换成视听形象的改编型写作。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文本内容,分析文本场景的构成要素,设计合适的拍摄角度,选取合适的音乐,为视频拍摄提供明确而有效的文本方案。
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“单元学习任务”中对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有明确要求:
本单元的文章,都有融情于景、情景交融的特点,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。结合《赤壁赋》,分析文中的景与情是怎样完美融合在一起的。如有兴趣,可以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,拟写视频拍摄脚本,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,制作一个小视频。
那么,如何拟写视频拍摄脚本?
1.依据文本,创设意境。认真研读文本,确定好选取哪些片段来拍摄,根据情感表达需要对意境进行合理的创设,切不可脱离文本内容随意改编。
2.整合信息,注重衔接。确认转换过程中是否有遗漏信息,理清不同场景镜头间的衔接关系,做到既自然过渡又相互照应。
3.想象合理,情景交融。结合具体场景展开想象,深入理解蕴含其中的情感、意蕴。再现文本中的景物不是拍摄的目的,传递景物背后的情感方为重点。
视频拍摄脚本写作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:图片
图片
一、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
例1.(2024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检测)
文本:了一容《青青牧草》(略)
文本描写了伊斯哈格遭遇暴风雪的场景,其中黑马在暴风雪中不离不弃、保护伊斯哈格的场面,真切感人。学校“光影翰墨”社团想把这场面拍成短视频,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。根据文本,完成以下表格。(6分)
图片
【答题思路】
考生需要对脚本的写作要求有所了解,然后再根据小说文本拟写相关内容。
音乐特点,重在分析情感基调。既要突出暴风雪的特点,还要凸显伊斯哈格与马之间的不离不弃。脚本呈现的是黑马在暴风雪中保护伊斯哈格的场面,这一场景危险重重,又感人至深,宜用紧迫低沉、悲壮慷慨的音乐作背景。
特写镜头,重点描写人、景、物、事。要凸显伊斯哈格的状态和黑马在暴风雪中对他的呵护,可以描绘一些细节。
结合“伊斯哈格在马背上把自己几近缩成一个毛线疙瘩的样子”“黑马已经完全被风雪覆盖”等展开想象。可设置为:伊斯哈格从马上掉下来,蜷缩着躺在雪地上。此时黑马跪下,依偎在他身边,用身体护着他,阻挡暴风雪。
画外音,重在筛选重要信息,提取精神内涵。要用简练语言传递视频主旨,简单解释场景并阐述这一场景的意义。伊斯哈格为了找回走失的马而冻昏在风雪中,马儿不离不弃,显示对主人的忠诚。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,是草原上独特的生命的赞歌。
【参考答案】
①音乐特点:紧迫低沉,悲壮慷慨。(1分)②特写镜头:伊斯哈格蜷缩着,躺在雪地上。黑马跪下,依偎在他身边,用身体护着他,阻挡暴风雪。(2分)③画外音:暴风雪中,人以生命驱赶着马,担当着责任;马用身躯温暖着人,彰显着忠诚。人与马相互扶持,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。(3分)
例2.(浙江省丽水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)
文本:王佐良《上图书馆》、窗外风《岁月深处的部队图书馆(节选)》(略)
学校融媒体中心邀请你拟写以“光影中的图书馆”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脚本,请从材料中选一所适宜的图书馆,围绕光影的变化写出拍摄要点及意图。(6分)
【答题思路】
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的能力。依据文本,可供选择的图书馆有:公书林、清华图书馆、包德林图书馆、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以及部队图书馆。
以“清华图书馆”为例,学生应先找到文段中对清华图书馆的描写内容,再加以分析。
由原文“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,大理石的门厅,玻璃地板的书库,软木地板的阅览室”“就是在这个'指定参考书阅览室’里,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《对话》的英译本,西洋哲学史,古罗马史,希腊悲剧,英国16、17世纪诗剧,等等”可知,拍摄要点:“灿烂”光影下大理石的门厅,玻璃地板的书库、软木地板的阅览室、阅读中的师生(全景到特写);
由原文“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,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,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”“'七七事变’一起,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”可知,“宁静”光影下第三阅览室,闪光的书刊、高台灯散发温情的光(近景);“七七事变”后,“黯淡”光影下的图书馆(远景)。
由原文“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,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”“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,是后来任何日光灯、白炽灯所不能比的”“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,一片灿烂!”“'七七事变’一起,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”可知,拍摄意图:表现对图书馆的礼赞,对知识的渴望;体现“我”的家国情怀。
【参考答案】
清华图书馆。
①拍摄要点:(全景到特写)“灿烂”光影下大理石的门厅,玻璃地板的书库、软木地板的阅览室、阅读中的师生;(近景)“宁静”光影下第三阅览室,闪光的书刊、高台灯散发温情的光;(远景)“七七事变”后,“黯淡”光影下的图书馆。
②拍摄意图:表现对图书馆的礼赞,对知识的渴望;体现“我”的家国情怀。
(光影变化,2分;镜头及拍摄意图,2分;体现图书馆的特色,2分。此题为开放性题目,选择其他图书馆,只要答案思路清晰、言之成理,都可得分。)
二、在古诗鉴赏中考查
例1.(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)
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①
李益
北风吹雁数声悲,况指前林是别时。
秋草不堪频送远,白云何处更相期。
山随匹马行看暮,路入寒城独去迟。
为向东州故人道,江淹已拟惠休诗②。
【注】①贾校书:即贾弇(yǎn),曾任校书郎。振上人:诗僧法振,作者诗友,当时居于“东州”。②江淹:南朝梁诗人,曾模仿惠休《怨诗行》而作《休上人怨别》。惠休:南朝宋、齐间诗人,原为僧。
学校微视频社团计划将本诗拍摄成一个短视频,将由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。请根据诗歌内容,展开合理想象,完成下面表格。(6分)
图片
【答题思路】
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、展开合理想象的能力。填写表格需仔细筛选和概括信息,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并合理表达。
尾联的意思是:我已经有了像惠休那样的离别之情,我将告知东州的故友,诉说我心中的感慨。
诗人要伏案写诗抒发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,故背景音乐应该是低沉抒情的,满含着思念之情、伤感之意。远镜头多为远处、空间范围大的场景,此处应该把离别的时间“暮色”、地点“前林”作为背景,镜头包括雁、山、马等场景。特写镜头应为某一细部的镜头,也就是语言上的细节描写,此处细节场景就是李益提笔伏案写诗。
视频解说,可以介绍李益写诗的背景及李益内心的情感,即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,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,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以及对他的思念。
【参考答案】
①抒情低沉、略带伤感;(1分,情感色彩相近即可)②李益提笔伏案写诗;(1分)③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,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,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以及对他的思念。(4分。内容2分,情感2分)
例2.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,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,请续写后两个。
要求:①按照诗句意思来设计场景、描写人物;②想象合理;③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35个字。(6分)
采莲子(其二)
【唐】皇甫松
船动湖光滟滟秋,贪看年少信船流。
无端隔水抛莲子,遥被人知半日羞。
场景:湖边;采莲船上。
人物:采莲女,少年,女伴。
镜头一:秋日湖上,波光粼粼。一位美丽的姑娘划着采莲船采莲,左顾右盼。
镜头二: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,姑娘怦然心动,痴痴地看着他,竟忘记了划船,任凭船儿漂荡。
镜头三:
镜头四:
【答题思路】
诗句“无端隔水抛莲子,遥被人知半日羞”的意思是: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,向那少年抛掷过去。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,她因此害羞了半天。
电影镜头的脚本具有很强的可视性,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、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。因此,在续写时要注意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。
如镜头三对应诗句“无端隔水抛莲子”,考生要抓住“隔水抛莲子”想象姑娘的动作表情;如镜头四对应诗句“遥被人知半日羞”,考生要抓住“羞”字想象姑娘抛莲子被人看见时的羞涩表情。
镜头三可描写姑娘抓起一把莲子,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,正打在少年身上,少年会心一笑。这个充满戏谑和爱慕的一掷,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娇俏、勇敢的性格。
镜头四主要描写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,引起一阵嬉笑,心事被窥而娇羞满面,可见采莲女虽然活泼大胆却终究逃不过女儿家怕羞的心理。
【参考答案】
镜头三:姑娘抓起一把莲子,笑着朝少年抛去,正打在少年身上,少年会心一笑。(3分)
镜头四: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,引起一阵嬉笑,姑娘羞得脸红了大半天。(3分)
试题研究 59
三、在语言文字运用中考查
例1.下面是一个主题为“放下手机,回归自然”的电视公益广告脚本,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,补写出空缺的两个“画外音”。(4分)
图片
【答题思路】
公益广告脚本,即广告文案,是体现广告主题、塑造广告形象、传播信息内容的语言文字说明,是广告创意的具体体现。
由“我们畅聊生活”“见面却被切断”“疏 离了彼此的天空”可知,画外音主要表明手 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,但也会“掌控”我们的生活。
镜头1“手机播放着精彩视频”,说明手机让我们纵览世界;可是我们却忽视了“窗外阳光明媚”,说明手机也禁锢了我们的视线,让我们忽视了现实的美景。镜头3“一个女孩带上耳麦,各种音符飘逸在女孩周围”,说明
手机让我们感受声乐,但也让女孩也因此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了,即手机绑架了我们的听觉。
【参考答案】
①手机让我们纵览世界,却禁锢了我们的视线;(2分)②手机让我们感受声乐,也绑架了我们的听觉。(2分)
例2.2024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第29个“世界读书日”。某电视台记者要拍摄以“走向阅读社会,享受阅读乐趣”为主题的三组新闻镜头。请你根据以下内容提示,拟写镜头三的脚本文字,并为这三组镜头配上画外音。(6分)
地点:某市图书馆
镜头一:高挂的横幅上写着“图书优惠大展销”,大厅内人山人海,市民们正在抢购着自己心爱的图书。
地点:某公交车停靠站
镜头二:整洁的长椅上,几个候车的人,拿着书或报刊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。
地点:某公园
镜头三(40字以内):所配画外音(60字以内):
【答题思路】
写脚本文字既要扣住中心话题,又要表达出某种意境。“镜头三”应是一个画面展示,画面描述的内容要符合情境——“某公园”,有画面感且表达简明通顺。“所配画外音”应主要强调阅读的意义。
【参考答案】
镜头三:夕阳西下,清澈的河边,碧绿的柳树下一个女孩正在有感情地朗读《普希金诗选》。(2分)
所配画外音:无论你在哪里,书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。阅读改变自己,阅读改变人生,阅读改变世界。阅读让生活更精彩。(4分)
图片
关于我们:
“苟日新,又日新,日日新。日新之谓盛德。惟进取也故日新。道在日新。阐旧邦以辅新命,极高明而道中庸,德贵日新,常新,自新,全新。日新无己,望如朝曙。“
日新语文”发愿温故知新、弃旧图新,以求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之功。公众号主要发布新高考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,新教材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